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最近作出一个惊人决定:自7月底起股票账户开户,所有从中国进口的钢材将被加征25%关税。
更厉害的是,只要钢材含有“中国熔化和浇铸”成分,一律额外征税,这种精确打击某国特定生产环节的做法,国际贸易史上都少见。
加拿大钢铁配额还被砍掉一半,超出部分面临50%惩罚性关税。多伦多的汽车修理厂老板们已经开始头疼:工具和门框材料全标着“中国制造”,单件价格马上要涨20加元。
小弟的困境:美国的压力与加拿大的选择加拿大突然对中国钢铁发难,背后藏着难言之隐。今年7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把加拿大钢铝关税从25%猛增到50%,还撂下狠话:8月1日前谈不拢,所有加拿大商品都得吃35%关税。
展开剩余83%美国市场每年吞下加拿大4000多亿美元出口商品,卡尼政府顿时慌了手脚。但令人瞠目的是,加拿大没对美国商品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反而转身捅了中国一刀。
卡尼在记者会上说得轻描淡写:这是为防止中国因美国关税向加拿大倾销钢材。但加拿大商会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加方钢铁业困境“根源在美国关税政策”,对华加税是短视的政治决策。
加拿大对美国和墨西哥钢铁配额的处理却异常温和,仅降至去年水平。这种双重标准玩得明目张胆。
我国反击来得又快又狠。就在加拿大关税政策还在走流程时,中国买家已经和澳大利亚签下15-25万吨油菜籽订单,首批货轮整装待发。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铺垫。
今年3月,中国就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100%关税。此前加拿大每年向中国出口约438万吨油菜籽,占其全球出口量的64%。到今年7月,这个数字暴跌至0.03%,近乎归零。
卡尼政府似乎忘了油菜籽对加拿大意味着什么:25万就业岗位、年产值90亿加元的产业根基。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首当其冲,七家大型榨油厂已经关闭或减产。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发起首例反歧视调查,于今年3月8日裁定加方措施违法。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随即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豌豆加征100%关税,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
澳大利亚的破局:务实外交收获真金白银当加拿大深陷大国博弈陷阱时,澳大利亚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外交智慧。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最近访华收获颇丰:六份经贸协议、自贸协定升级、280万瓶葡萄酒解禁。
最精彩的是达尔文港博弈。美国防长曾施压要求重审中资港口租约,阿尔巴尼斯却在联合声明中绝口不提,反而强调“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他知道撕毁合约要赔数十亿澳元,更会断送年进口50万吨矿石的通道。阿尔巴尼斯政府放下意识形态包袱,将“国家利益”置于外交核心。
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低调,不公开站队;在美国要求介入台海事务时,巧妙回应“基于国家利益行动”。
务实带来真金白银。2024年中澳贸易额突破312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近三分之一。铁矿石单项收入达1050亿澳元,关税松绑后澳洲龙虾对华出口激增40%,葡萄酒上涨15%。
中加交锋正在触发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国一面加大从乌克兰、俄罗斯进口油菜籽,一面扶植新兴供应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正扩大种植面积,争搭中国市场快车。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菜籽产量7500万吨,加拿大占1900万吨,澳大利亚仅550万吨。
但凭借运输距离优势(澳大利亚到中国只需7-10天,加拿大需30天以上)和自贸协定加持,澳大利亚正全力提升产能填补空缺。
加拿大钢铁产业也没捞到好处。由于中国钢材受限,加拿大建筑业成本暴涨。建筑业协会警告房价必然上涨,政府基建预算面临崩盘风险。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国内的钢厂不得不转向价格更高的美国或墨西哥原材料,反而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加拿大在G7峰会上的表现更显尴尬。卡尼政府呼吁建立“反华产能小组”,结果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都保持谨慎,无人响应。这场精心准备的外交秀,最终成了加拿大的独角戏。
自食其果:贸易战没有赢家加拿大农民望着满仓油菜籽欲哭无泪。这些作物的保质期有限,找不到替代市场,最终只能任其腐烂。而美国市场?从8月起加拿大商品将面临35%关税,转销美国等于“赔本赚吆喝”。
中国商务部早已点明真相:加拿大钢铁业的困境“根源在美国关税政策”。但卡尼政府选错了药方,现在要吞下自己种的苦果。
澳大利亚货轮上的水手算着奖金时,加拿大农民正眼睁睁看着仓库里的油菜籽在盛夏高温下变质。
这些金灿灿的作物本应带来丰厚收入,现在只能任其腐烂。因为保质期不等人,而世界最大买家已经转身。
加拿大政府此刻才想起中国商务部早已点明的真相:钢铁业困境“根源在美国关税政策”。选择当跟班小弟的代价如此沉重股票账户开户,当澳大利亚的油菜籽货轮靠泊中国港口时,加拿大的外交迷思正和满仓油菜籽一同腐烂在萨斯喀彻温省的烈日下。
参考资料: 《加拿大加严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中方回应:只会损害中加经贸合作》——观察者网发布于:河南省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